一根針雖小,卻可以縫補布上的所有破洞。被風吹雨打撕碎的人生畫布,有一根錚錚鐵骨的“秀針”,雖細小,也能“繡”出圓滿和美好的人生……在子長市余家坪鎮余家坪村,79歲的村民張秀針正是這樣一根心靈手巧、堅強善良的“秀針”。
張秀針在納鞋墊
女本柔弱,為母則剛。1970年,張秀針和第一任丈夫還很年輕。有一天,張秀針到寶塔區梁村鄉燕溝村走親戚,了解到村上有一個剛剛出生70天的男孩沒人要,張秀針生了惻隱之心。張秀針的大女兒也是收養的,此時家里已有兩個女兒,經濟并不寬裕,但想著“姐弟們可以做個伴”,張秀針還是決定把男孩抱回家。
張秀針和丈夫給男孩取名“郝海平”。哪成想,小海平身患先天性癱瘓。發現兒子和其他孩子不同,張秀針夫婦倆將自家的糧食、家當全部變賣,帶著他多次尋醫治療,然而,效果卻不盡如人意,夫婦倆只好把孩子抱回了家。此后,張秀針每天都精心照料郝海平的吃喝拉撒,在她的精心照顧下,郝海平可以做簡單的動作,還能自己簡單進食。
生活給了張秀針更多考驗。張秀針沒想到,年輕的丈夫竟然會患上肝癌?;疾∑陂g丈夫嘔吐不止,張秀針每日為丈夫擦拭身體2次,定期給他換洗衣服,飲食上也盡量顧及丈夫的口味,丈夫行動不便,她又在床前伺候他大小便,從未讓丈夫身著濕衣。
住院期間,醫院花銷非常大,她以個人名義貸款3萬元,幫丈夫治療,最終因癌細胞擴散嚴重,丈夫在與病魔抗衡5個多月后離世,花光了家里的少量積蓄和3萬元貸款。
上世紀80至90年代,在農村,萬元戶都很少見,貧寒之家貸款3萬元更是天文數字。生活的寒意陣陣,讓人性的暖意融融更加凸顯。在這個清貧之家、溫馨之家,張秀針勇敢地拿起了針線,一針一線,繡滿了她對家庭的責任,納滿了她對家人的愛……
張秀針是十里八鄉的手巧人,繡的青蛙枕頭、老虎枕頭栩栩如生?!澳菚r候欠了賬,每天晚上都睡不踏實,有時候就整夜在煤油燈下做針線……”盡管時隔幾十年,回憶起當時的情況,張秀針仍然眼含淚花。1991年5月,張秀針選擇了再婚,與現任丈夫賀福勝重組家庭,依靠制作老虎枕頭、鞋墊、老布鞋等手工藝品,經過5年艱苦奮斗,他們終于還清了所有賬務。
張秀針和賀福勝的家庭仍然苦難重重。公婆年過八旬,自己的兒子癱瘓,15歲的年幼繼子患“羊癲瘋”,張秀針挑起了家庭的重擔。她和丈夫悉心照料4個孩子長大,奉養公婆直至去世。
繼子22歲步入婚姻,誰料,婚后生活并不如意。結婚不久,兒媳留下2個年幼的孫子離家出走??粗矍暗膬蓚€小孫子,一個剛滿1歲,另一個也才3歲,張秀針心疼又心酸,決定一定要將兩個孫兒撫養成人。
張秀針不敢停下手里的針線活。依靠一身針線活,她要供養兩個小孫子吃穿,盡心竭力供他們上學。兩年前,小孫子因為一場車禍住進了醫院,張秀針在頂著巨大經濟壓力的情況下,盡心照顧小孫子,她四處奔走籌錢,沒日沒夜照顧了2個多月。她的眼圈黑了,人也瘦了,但看著小孫子一天天好起來,一身疲憊仿佛一掃而空。
生活仍然會不盡人意。2022年,悉心照顧52年后,郝海平還是離開了張秀針。張秀針日益年邁且患有腿疾,76歲的丈夫患有老年慢性病需要定期住院治療。但對于心懷陽光、努力奮斗的人來說,人生,處處是陽光?!艾F在就不困難了,娃娃成家立業,兒孫滿堂,還有共產黨的好政策?!睆埿汜樥f。
張秀針和丈夫賀福勝
“我們在一起30多年,她心地很善良,我們是組合家庭,外人根本看不出來,這全是她的功勞,對我們這個家照顧得很周到?!辟R福勝感激地說。
79歲,張秀針依舊眼明心亮、心向陽光。她還是會拿起針線做鞋墊,做各種手工藝品,用來貼補家用。人生的路還很長,她對家人的愛還有很多,她會和老伴互相扶持,安享晚年,會把對家人的愛用針線,用一生去縫滿、繡滿、納滿。(學習強國)